对现代人来说,每天保持肠道通畅,似乎越来越困难了。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,饮食越来越精细化,加上生活环境以及生产方式相较于过去都有了很大的变化,据研究统计每10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受便秘影响,这个听上去不登大雅之堂的毛病,已成为很多人的“难言之隐”。
这种“难言之隐”是一种临床常见病,我们吃的食物每天总有一点存在肠道上皱褶里,在肠道停留时间过长不能及时排出体外,而且因大量的水分被吸收,使便体变得又干又硬,就形成了便秘。
便秘危害:
便秘不仅自身滞留体内形成“垃圾站”,还会带来一系列疾病。便秘主要有以下几大“罪状”。
一、便秘会影响到“面子”问题
长期便秘使肝脏的负担加重,体内毒素得不到及时排出,这样会使机体内分泌系统功能失常,激素代谢失调,从而导致面部色素不正常沉着,出现黄褐斑、皮肤变黑、青春痘及痤疮等。
二、导致肛肠疾患
便秘时,大便干燥使排便困难,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,如直肠炎、肛裂、痔疮等。
三、胃肠神经功能紊乱
大便潴留,有害物质吸收会诱发胃肠神经功能紊乱,导致腹胀、食欲减退等症状。
四、引起性生活障碍
便秘使得排便过于用力,造成直肠肌肉疲劳,肛门肌肉过度收缩,使得盆腔底部充血,从而导致性欲减退、性生活没有高潮等。
五、导致肠瘤
国外有科学家做过统计,粪便在大肠中储存12个小时以上,就会产生22种有害物质和致癌物质,被肠道不断吸收后可能患癌。美国科学家在《流行病学》月刊上公布了一项报告结果,有便秘者的结肠癌发病率是正常人的4倍多。
六、影响大脑功能
便秘时代谢产物久滞于消化道,细菌的作用产生大量有害物质,如甲烷、酚、氨等,这些物质部分扩散进入中枢神经系统,干扰大脑功能,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、注意力分散、思维迟钝等。
七、诱发心、脑血管疾病
便秘本身并不会产生致命的危险,如果年龄较大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,那它就成了一个危险因素。因为在排便时用力,血压会比平常高,机体的耗氧量增加,容易诱发如心绞痛、心肌梗塞、脑出血、中风猝死等,这种病例在临床上逐年有所增加。
从另一个角度说,便秘还可以当作身体的一面镜子,反映出很多方面的毛病。比如,大肠癌在初期时,有的病人就表现为便秘。另外,糖尿病、甲亢、电解质紊乱和自身免疫力方面出现的问题,也有可能衍生出便秘的症状。
便秘到底怎么治?
到底该如何解决“只进不出”的问题呢?专家给出了如下建议:
蔬菜杂粮是个宝
美国饮食协会建议,成人每天应该摄取20—35克的食物纤维,便秘患者则至少30克。例如,半杯绿豆即可提供5克膳食纤维;一个小苹果提供3克;一碗燕麦麸提供13克。多吃杂粮(燕麦、玉米)、蔬菜(芹菜、韭菜),以及润畅通便的食物(蜂蜜、芝麻、核桃仁、酸奶)。便秘一族平时还应少喝浓茶、咖啡。对老年人来说,不妨养成早起空腹饮一杯淡盐水、就寝前喝一杯酸奶的好习惯,对预防便秘能起到一定的作用。
喝足够的水
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,此时体内已处于缺水状态,而严重的缺水会加重便秘。专家建议,最好少量多次地喝水,喝水次数越多越好。
坚持四步保健操
定期运动可使肠道肌肉有力,肠蠕动能力增强。教给大家四步保健操:一、练习提肛运动,肛门收缩,由于腹部有提肛肌,小腹同时收缩,便秘的病人每天三次,每次60—100下。二、按摩腹部,每次顺时针按摩腹部36下、逆时针36下,每天三次,多多益善。三、排便前,按压鼻翼两侧的迎香穴,每天10分钟。四、耳穴疗法,用手指快速捻动两个耳垂一两分钟,每天3回。
使用安全的药物帮助我们自主排便
从前面了解到便秘主要是因为肠道里面大量的水分被吸收,使便便变得又干又硬,便便很难排出,此时容积性泻药便成为首选药,其作用是增加粪便的水分和容积,帮助粪便成形,促进肠道蠕动从而促进排便。
《2019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》推荐,利波非聚卡波非钙在肠道形成亲水性凝胶,参与粪便形成,使粪便膨松柔软易于排出,该药在消化道不吸收,长期使用安全,有助于患者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