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少医院发现确诊糖尿病的人群呈年轻化趋势,很多青少年也患上了糖尿病。长期以来,糖尿病、高血压、脑卒中等疾病被认为是“老年病”,患病群体以老年患者居多。
然而,现在是一些二三十岁甚至十几岁的年轻人也患上了“老年病”。
这几天就有一则这样的新闻:14岁的初中生被确诊为2型"小糖人",平时喜欢吃肉,长得比较胖。
为何“老年病”年轻患者增多
“老年病”年轻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。据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数据显示,我国人均每日添加糖(主要为蔗糖)摄入量约30克,食用油摄入量为42.1克,均高于世界卫生组织和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推荐摄入量。
所以不良的生活方式是首要"元凶",现在工作节奏快、生活压力大,很多年轻的朋友生活方式是这样的:熬夜、久坐、吃外卖、三餐不规律、暴饮暴食、酗酒等。
其次是食品饮料糖分超标。一项针对珍珠奶茶的比较试验表明,10款珍珠奶茶中有一半属于高糖饮料,其中总糖含量最高为9.30g/100g,一杯奶茶中的糖含量就超过了人体一天可摄入的量。
此外,体检意识差。不少年轻人往往自认为年轻、身体素质好,很少主动到医院体检,错过“早发现,早治疗”的良机。
糖友如何平衡饮食结构
01增加全谷物摄入
增加全谷物的摄入可以降低全因死亡率的发生风险,同时还可降低心血管疾病(CVD)的发病风险;同时,全谷物的摄入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;根据系统评价分析结果,全谷物的摄入还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。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,全谷物的摄入可减少血糖的快速升高,同时有助于维持正常的体重,延缓体重的增加。
02增加蔬菜、水果摄入量
蔬菜和水果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A1c水平呈负相关。增加蔬菜摄入量可以降低膳食的血糖指数,从而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。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,不止于良好的血糖控制。
03增加鱼肉、禽类摄入,蛋类及畜肉类适量,减少烟熏、腌制、烘烤等加工肉类
研究显示,饭前吃鱼或肉类可刺激GLP-1的释放,促使机体分泌胰岛素,可调节胃排空和餐后血糖升高。过多摄入畜肉可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。过多摄入烟熏、腌制及烘烤类肉类,一方面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,另一方面会增加消化道癌症的风险。
对于糖尿病患者并不推荐特定的膳食模式,但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%-65%,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可适当降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。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同时,还应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,如全谷物。
小结:碳水化合物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结构中依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,在选择药物的时候,可以选择具有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的糖苷酶抑制剂-华怡平伏格列波糖片,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及整体血糖水平,最主要的是这款药不吸收入血,100%随粪便排出,长期服用也不用担心安全问题。
资料来源:
[1]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(2021年).
[2]《中国2型糖尿病膳食指南》及解读.
[3]Kuwata H, et al. Diabetologia.?2016 Mar;59(3):453-61.